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关公文化

国内外关帝庙简介

2013-02-06 13:31:20 点击:
   关帝庙

关帝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一生充满传奇,过五关斩六将,败走麦城遇害后,身卧当阳、头枕洛阳、魂归了故里。正身厚葬在湖北当阳(现在的当阳关陵)、首部埋葬在河南洛阳(现在的洛阳关林)、而魂则在其老家山西远运城解州(现在的解州关帝庙)。因此,这三个关帝庙被称为三大关帝庙,绵历千载,香火不断。另一说因福建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所以又与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庙 湖北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有华人聚居的地方也建有不少关帝庙,现分类汇总编录如下,以示敬仰:

关帝庙

· 

·• 关帝庙遗址 

·• 关帝庙 - 文化 

[显示部分]英汉词典解释
词性解释
God of War Temple Memorial Temple of Lord Guan
简介

  乡以上级别的辖区都建有关帝庙,河南是这样,不知道是否全国都是这样。最初有关羽事迹的地区会建关帝庙,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地域限制。就好比在堂屋请来一尊关羽像,每逢初一十五供奉,足不出户即可祈求美好愿望。这也是中国人注重仪式,但不拘泥于形式的表现,也可以更好理解为何关帝庙林林总总,处处可见了。要想很好了当地的风情,关帝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关帝庙分类 

目前,中国大陆乃至国外现存的关公庙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家乡祖庙。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是关羽故里,乡人依祖坟立庙,称之为“关王故里”;从这里西行10公里,有解州关帝庙 ,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清代重修,规模宏大,布局完整,为我国武庙之冠。庙貌古朴宏丽,且占地二百余亩,被誉为“武庙之祖”,同时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右图即为解州关帝庙) 

  二、古陵庙殿。河南洛阳关林葬着关羽首级;湖北当阳关陵葬有关羽正身。这两处庙殿,均仿效皇宫而建,珍贵文物举目皆是。 

  三、征战关庙。河南省许昌春秋楼,相传是当年关羽保嫂“秉烛达旦”之处;许昌灞陵桥关帝庙,是关羽辞曹回马挑袍之地;荆州古城,是关羽镇守之所,城南关帝庙,相传是当年关羽府邸;荆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阁,相传是关公镇守荆州时,忙里偷闲,研读《春秋》之处;武昌伏虎山下有关公“卓刀泉”,此地以井台为中心建有关庙。 

  四、显圣护民关庙。关羽遇害以后,相传曾多次“显圣护民”,当地民众官府特建关庙以弘扬圣德。 

  湖北玉泉山麓,竖有“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石刻大碑,不远处的小关庙,相传是中国最早的关庙。世界屋脊的西藏日喀则喇嘛庙扎什伦布寺,也有一块“关帝显圣碑”,记述了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关羽神灵助清军打退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一事。旧时,西藏日喀则、拉萨、定日等地都建有关帝庙,且融藏汉风格于一体,现只存拉萨关帝庙一处。“显圣”虽为民间传说,且不易证实,却表达了历代各族民众对关羽的崇敬之情。青藏高原东部的夏河县还深藏着一座拉卜愣关帝庙。 

  五、边关圣庙。中国边陲和重要关塞,为鼓舞戍边将士之民族精神,旧时也建有不少关帝庙。如北京长城居庸关关王庙,又如丝绸古道关帝庙。在长城尽头的嘉峪关,紧靠城门有一座关帝庙;再往西,有天山关帝庙;在中国版土最西边的新疆伊犁,也建有数处关帝庙;东南沿海的福建东山岛,明朝守岛将士就在那里建起了关圣殿;南疆云南省昆明滇池岸边的西山峭壁之巅,石窟内精工细刻一尊关公,与石窟连成一体,关老爷面朝东方,每天最早迎滇池朝日,沐万顷霞波,享南国各民族善男信女之谒拜,也是够潇洒的了。 

  六、 关庙。国内比较著名的关帝庙还有:首都北京的关帝庙殿、河北承德皇家关帝庙、山东广饶关帝庙、福建省东山关王庙、安徽省亳州市大关帝庙、山东省聊城山陕会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南岸的虎头关帝庙、武汉磨山风景区新近重建的武圣庙、供奉关公的湖北省武当山,深圳新安故城关帝庙,等等。 

  七、海外关庙。台港澳崇奉关帝之风,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目前,台湾有300多座大小关帝宫庙。台南武庙,是台湾“祀典武庙”,现为台湾一级古迹。新竹县普天宫新塑的关帝像,连台座有15丈高。台北行天宫、宜兰礁溪协天庙、台中圣寿宫、高雄文衡殿、日月潭文武庙、台湾花莲县圣天宫等,都是台湾关庙之佼佼者。每逢关帝圣诞,各处抬神轿、演社戏、上阵头,热闹非凡,其香火之盛,与日俱增。香港太平山腰,有一处香火特别旺盛的文武庙。澳门市政广场一侧,也有一处小小的关帝古庙。 

  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寻觅到关公文化的踪迹。目前,美国纽约、旧金山,日本神户、横滨、长崎、函馆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有富丽堂皇的关帝庙。 

  关帝庙宇为何遍及四海?我们且引用一段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焦大卫先生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八、梓潼关帝庙 

  位于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内的关圣殿又叫关帝庙,明代建筑。殿高14.6 7米,建筑面积225平方米。殿内正中泥塑关羽坐像,神情威严。在文昌祖庭关圣亦为金脸, 关羽勇猛.忠贞、信义的品格,使他由人成为 全能神。尤其是关公作为武财神,即保护商贾之神。商家对他很虔诚,他们笃信仰赖文昌祖 庭之关帝庇佑,就会求到吉利,财源广进。两 旁侍从六躯,其中关索塑像为大庙关圣殿独有。 

  殿正门上方有明代”文昌司禄”、”加官晋禄”的木刻门画四幅,线条工丽古朴,具有很高的工 艺水平。 

保存情况

一、北京市

  关岳庙 

  位于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49号。建于清末,1939—1940年重修,祀关羽、岳飞,故名关岳庙。坐北朝南,分三进院,建筑宏伟,原格局保存完好。 

二、河北省

  凤山关帝庙 

  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有牌坊、戏楼、山门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尤以戏楼建筑为佳,是清代以来戏楼的代表作品。 

   石家庄振头关帝庙 

   邢台内邱关帝庙 

   张家口市大境门关帝庙,张家口市宣化区关帝庙 

三、山西省

  运城解州关帝庙 
   传统意义上的关帝庙,即是指山西解州关帝庙:解州关帝庙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中国古代名言云:山东文圣人,山西武圣人,武圣人以德行著称于世,在东南亚,武圣人因德行卓著,被尊为商业的保护神“财神爷”居于文武财神之首。 

   (一)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盆地,是中国古代称作“河东”的主要区域。自古以来,这块土地肥沃、阡陌纵横、交通便利的盆地,就以历史悠久,文明古老,史迹遍布,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著称于世。 

  毫不夸张,中国五千余年的古老文明,几乎都与这块古老的土地息息相关。传说之中,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舜和禹,都曾在这块黄土地上建立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即所谓“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传说之中,远古时代决定炎黄民族早期文明构成、文明方向和文明进程的一次历史大决战,也在这里展开,即所谓黄帝与蚩尤大战于“冀州之野”的传说与神话。早已有学者指出,其时的“冀州”,即后世的“河东”。在传说和史籍中,教人以养蚕造丝的嫘祖,授人以稼穑耕作的后稷,示人以“版筑”造墙的傅说,也都活动于河东之地。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这段有着确切文字记载的漫长历史中,河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更是英才辈出,风起云涌,为创造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灿烂文化和文明,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荀况、裴秀、郭璞、裴松之、卢纶、司空图、聂夷中、柳宗元、薛仁贵、王通、司马光、马远、杨深秀等等,这一长串的历史名人,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在河东这块古老大地上,确实名人辈出,灿如繁星,数不胜数。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明史和文化史的辽阔空间上,河东头顶上的由历代名人交织成的星空,可以说分外璀璨绚丽。 

  (二)在河东古代名人灿若繁星的天穹中,有一颗耀眼的星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被后世封为“大帝”、尊称为“武圣”的关公。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生于公元一六O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为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人。相传,关公从幼年开始,便喜读《左氏春秋》等儒家经典,深明大义。青年之际,因打抱不平,杀死乡里恶霸而远走他乡。遇刘备、张飞后,与之结义,发誓辅佐刘备,匡扶汉室。此后多年,便跟随刘备灭董卓、破袁绍、战吕布、退曹操,屡建战功,实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权割据,后因大意失荆州而败走麦城,悲壮去世。蜀汉丞相诸葛亮评关公曰“绝伦逸群”。 

  解州作为关公的故乡,关帝庙兴建的历史颇早。据有关碑刻记载,远在陈隋之际,解州关帝庙已经修建。宋元到明清,随着社会各界对关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断高涨,又对解州关帝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和扩建。清朝末叶,该庙曾数次失火,损失惨重,但在民国年间又予以修复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对解州关帝庙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极为重视,不仅将它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予以保护,而且一再拨款,对这座庙宇进行维护修复,使之基本上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目前的解州关帝庙,总占地面积有七点三万平方米之多,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该庙宇众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中轴线的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园内古木参天,山水相依,并建有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等主体建筑,往往使人在触景生情中,沉浸于“桃园结义”的美好传说之中。中轴线北端的主庙,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巨大建筑群落,主要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中轴线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这两座气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着关公及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中轴线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如追风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等。这些附属建筑,与主庙一样,无不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但却又有着主庙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加深人们对关公生平、身世的理解,延伸和加强对关公的崇拜与敬仰。 

  解州关帝庙,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而享誉华夏,扬名海外。 

  (三)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宋元明清一千余年的社会中,解州关帝庙是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感化的神圣殿堂。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朝又一朝的最高封建统治阶层,通过加封、赐匾、祭祀等活动,在这里对他的臣民灌输着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纲常思想;一批又一批的庶民百姓、芸芸众生,也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参拜祭祀,虔诚地从关公身上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品格;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感的人们,在这里通过对关公的祭拜,接受忠于国家和民族,勇于保家卫国的教育;当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入主中原之后,也来到这里进行褒封和祭祀,力图通过对关公的赞扬、肯定和对关公文化的认同,去弥合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的分歧与不同;在社会压迫和社会剥削加重、民不聊生的年代,那些奋不顾身的反抗者们,则来到这里,从关公身上汲取仗义而起、勇于抗争的精神和力量;在物质、金钱的欲望对正常的人性和人际关系造成挑战,形成侵害之际,那些恪守传统道德的人们,则来到这里,从关公身上寻找坚持信义和忠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楷模;当遭际坎坷的时候,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也会来到这里,找到值得仿效的榜样,即象关公那样“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即使是那些目不识丁而又胸无大志的芸芸众生,也能在这里接受到待人处事要以“忠”、“诚”、“信”、“义”为本的教育与感化。 

  绝对不可小瞧关帝庙中每一座建筑,每一尊塑像,每一块匾额,每一幅画面,乃至每一种仪式和每一种氛围的教育和感化作用。那傲然矗立的一座座牌坊,实质上就是记录关公本人和关公文化功德的纪念碑。仰视这些气势非凡的牌坊,不能不使人们对关公及关公文化肃然起敬;那气度宏大的午门,那雄伟庄重的庙堂,实际就意味着关公地位的崇高和关公文化的博大,参拜者和游人至此,情不自禁地会对关公及关公文化平添几分崇拜和景仰;那头戴帝冠而在威严中透出平和的关帝塑像,早就变成了万民礼拜的道德偶像;那一幅又一幅生动形象的石雕、木雕故事画面,无不默化潜移而又寓教于乐地向欣赏者传输着传统道德的观念和规范;那高悬着的帝王题词匾额,无一不在提醒着来人,关公文化是最高统治者教化天下的正统道德思想,关圣大帝也是帝王向万民倡导的道德楷模;就连那立柱上雕刻着的蟠龙,栏杆上雕塑着的雄狮,也无一不在告诫来到这里的人们,关公及关公文化神圣无比,容不得丝毫亵渎和轻视。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在宋元明清四代王朝所处的中国封建后期社会中,解州关帝庙作为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宣传、普及和规范中国封建后期社会的道德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发生过重要的作用。 

  (四)明人吕子固在《谒解庙》诗中,曾无限感慨地吟咏道:“正气充盈穷宇宙,英灵烜赫几春秋。巍然庙貌环天下,不独乡关祀典修。”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关公的崇拜和敬仰,以及关帝庙遍布天下的盛况。 

  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进行到今天,吕子固诗中所吟咏的事实,早已变成了逝去的历史,去而不返;当年万民顶礼膜拜的关公,在现代社会中,早已不是社会各界共同崇拜的神圣道德偶像;昔日香火鼎盛的关帝庙,作为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重要场所也早已变成了逝而不返的过去。这是社会历史的进步,文化发展的必然。 

  然而,解州关帝庙这座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古老庙宇,却仍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发展到宋元明清时代的物质化凝结,作为珍贵的文化遗存,将永远向后人揭示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复杂内容;它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中国封建后期社会发展和重构的历史见证,它用实物而非文字的形式,向后人真实而形象地述说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它也是中国古代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实物宝库和实物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和文明的一份宝贵遗产,它在现在和将来,都会成为一条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认同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它也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今世及后世的人们,于其中观照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为现在和将来的道德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后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66600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建筑组成。残存高2米的结义碑1通,白描阴刻人物,桃花吐艳,竹枝扶疏,构思奇巧,刻技颇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街北是正庙,坐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570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两侧是钟鼓楼、“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追风伯祠。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圣宫、道正司、汇善司和西花园以及前庭的“万代瞻仰”坊、“威震华夏”坊。全庙共有殿宇百余间,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磅礴的关帝庙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游人从义勇门或忠武门入前庭,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端门,东西钟鼓楼巍巍耸立,迎面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门,叫“雉门”,东面的“文经门”是文职官员行走的,西侧的是“武纬门”,是甲胄之士通行的。雉门门楼上嵌竖匾,书金字“关帝庙”三字。雉门后部的台阶上是戏台,铺上台板即可演戏,是一座双昂卷棚歇山顶建筑,下是横匾“全部春秋”,与上、下场门的“演古”、“证今”相映成趣。 前行有午门.是一座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石雕回廊的厅式建筑。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浮雕各类图案、人物 144幅,洋洋大观,颇有童趣。厅内南有周仓、廖化画像,轩昂威武。北面左右两侧,彩绘着关羽戎马一生的主要经历,起于桃园三结义,止于水淹七军,只是没有走麦城这个情节,在全国关庙壁画中都按此进行,据说这是因忌讳关羽自高自大而被杀,终于造成蜀国的覆灭而隐去的。穿过午门,经“山海钟灵”坊、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崇宁殿。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皤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下施栏杆石柱52根。砌栏板50块,刻浮雕200方,蔚为壮观。大殿明间悬横匾“神勇”二字,清乾隆帝手书。檐下有“万世人极”匾,是咸丰皇帝所写。下列青龙偃月刀三把,重300斤,门口还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示威严。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关羽的英雄气概。龛上有康熙手书“义炳乾坤”横匾一方,更增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穿崇宁殿而出,入后宫南门,就进入寝宫,过花圃,有“气肃千秋”坊,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木牌坊。东侧有印楼,里边放着“汉寿亭侯”玉印模型,西侧是刀楼,里面列青龙偃月刀模型。双楼对峙,系方形三层的十字歇山顶建筑。院里植有翠竹一片,风动影摇,珊珊可爱。又有《汉夫子风雨竹》碑刻,以竹隐诗,诗曰“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多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传说出自关羽的手笔。 

  后宫后部,是关帝庙扛鼎之作的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楼内有关羽读《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经》,故又名麟经阁。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187O)重修的。宽七间,进深六间,二层三檐歇山式建筑,高33米。上下两层皆施回廊,四周勾栏相依,可供凭栏远眺。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楼顶彩色琉璃覆盖,光泽夺目。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楼梯36级,可供上下。第一层上,有木制隔扇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传说是象征历史上山西108个县。世传春秋楼有三绝:建筑结构奇巧别致,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给人以悬空之感谓之一绝;进入二层楼,有神龛暖阁,正中有关羽侧身夜观《春秋》像,阁子板壁上,正楷刻写着全部《春秋》,谓之二绝;据说楼当项,正好对着北斗七星的位置,谓之三绝。 

  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刻23块,各朝题诗题匾60余幅,还有其他的零散文物,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最大的祭扫关帝的场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如今经过多次修葺、彩绘,关帝庙更加壮丽辉煌。 

  解州关帝庙 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 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 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 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现庙坐北向南,总面积1.8万多平方米, 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平面布局分南北两部分。南为鸨义园, 由牌坊,群子亭,三义阁,假山等组成、亭内有线刻结义图案一方。 四周桃林繁茂,大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北部为央,分前后两院 。 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为中轴、两侧配以石坊、木坊、钟鼓楼、崇圣寺、胡公祠、碑亭、钟亭等; 后院以“气肃千 秋”牌坊为屏障,春秋楼为中心,刀楼印楼为两翼,气势雄伟。 前后院自成格局,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前后有廊屋百余间围护, 形成左右对峙而又以中轴线为主体的我国古建筑传统风格。 布局严谨,规模完整,建筑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是为精致。 

运城常平关帝庙


常平关帝庙是关羽的家庙,又称关帝祖祠,位于运城南部偏西15公里的关公故里常平村,常平关帝庙又称关帝家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祖宅塔、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等,庙内的古柏和彩塑极具特色。它是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关羽,字云长,其故里是三国时河东解梁常平里。传说,当年他杀死了名叫吕熊的大地主大恶霸以后,便逃走在外。恶霸和官府互相勾结捉拿关羽,并要对关羽的家人诛灭九族,斩草除根。当时常平里姓关的多逃到现在的古村一带去避难,而云长的父母亲却因年迈,行走不便投井自尽了。后人为纪念他的父母亲,便在这口井上建了一座塔。关羽去世以后,乡人为仰慕其德,又在其地建祠奉祀。到了金代,遂建成了有一定的建筑群体的庙宇,取名“关圣家庙”。

据史书记载,创建于隋,金代始成庙宇。后关羽历代追封,庙堂亦随之重修或扩建,自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来,对关圣家庙整修或增建达16次之多。故现存建筑多系清代遗构。全庙总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规模宏敞,布局严谨,系砖木结构,琉璃瓦建筑。庙内殿宇壮观,古柏参天,气势非常宏伟。庙前有牌坊三座,中为石雕,左右木构,左为“秀毓条山”坊,右为“灵钟鹾海”坊。两侧配以钟鼓二楼,石坊柱前各有一尊铁铸古人牵狮像;庙内中轴线自前至后,有山门、午门、享殿、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等六进殿宇;两侧配以厢房、配殿、回廊,主从有致。在总体布局上,沿袭“前朝后宫”之制。关帝殿面宽五间,四周有围廊,重檐九脊顶,殿前古柏分峙左右;殿内木雕神龛,装饰富丽,关羽头戴冕旒,身着帝装,凝神端坐于龙椅上;龛内外侍者4人,恭谦微谨。娘娘殿前,有垂花门,左右配殿分峙,自成院落;殿宽、深各五间,前有插廊,内有神龛,关夫人凤冠霞帔端坐其中,侍者或持帕或握笏,恭身而立。各像比例适度,神态自若,在清代泥塑中此为上乘佳作。圣祖殿位于庙中建筑群体最后,五开间,内塑关羽的始祖忠谏公、曾祖先昭公、祖父裕昌公、父亲成忠公,以及羽之始祖、曾祖、祖父的夫人像,为其他关庙中所未见。崇宁殿供奉关羽像,配殿有关平、关兴塑像。关帝家庙内,还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传为关羽父母亲之墓。庙南古柏苍翠,石碑林立,即为关羽的祖茔。家庙中塑像很多,但尤以清代彩塑关夫人像精湛、逼真,可谓清代雕塑艺术之上品。
    此外,午门东南隅有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建造的八角七层砖石塔一座,传说是为纪念关羽父母而建。相传塔下原是一口水井,当年关羽怒杀地方恶豪、亡命涿郡后,官府捕之甚急,关氏举族避迁,其父母双方赴井殉难,故后人建塔立塔,以作奠念。庙南石盘沟有关姓祖茔,碑石林立,古柏苍天,还有历代修建的献亭和祭台等遗迹。
  常平关帝庙内,现有碑刻22通,其中金代1通,明代7通,清代13通,民国1通。有些碑刻记述了流传的关羽故事,是我们研究三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此外关圣家庙,古柏老松高大苍劲,生机勃勃。不少树木奇形异状,气度不俗,具有一般古树没有的灵性和传奇色彩。它们将关圣家庙装点成为一个“奇树园”。其中最有名的有五世同堂桑、化雪柏、扭柏、裂柏和龙虎二柏等六株奇树。 
  其一五条树根裸露在地表,五根粗枝伸向天空,每年桑杏五生五熟,传说它是献给关羽五代家人的祭品。长在关圣娘娘庙前这棵古桑,传说曾被刘秀封为庙中树王。人们虽不尽信,可是如果它没被封王,怎么能在关圣家庙的松柏林中占一席之地呢? 其二关圣娘娘殿西北角有株无雪柏,也叫云柏。其叶团团簇簇,看上去如一朵朵云彩。它的树干呈45度倾斜,直指10多公里外的解州关帝庙。据说关羽每天早上从家庙里出来,由此树驾云上天去解州关帝庙“上班”,夜间又在此按落云头回家庙安寝。冬日下雪,庙内松柏枝上白雪皑皑,独有这棵云柏上雪落即溶。因此人们又叫它热柏和化雪柏。其三同是关圣家庙一棵树,桑树被封成了树王,而四季常绿、万年长春的柏树却要为它俯首称臣,这怎么行啊——这株柏树实在想不通,于是它把自己的身躯扭过去,尽量不去看那棵趾高气扬的五世同堂桑。不知不觉,千年光阴如水逝,它自己的身躯便扭成了今日这般模样。其四裂柏,也叫凤柏。它的树形宛如一只拖着长尾的凤凰,树身又粗又直,不想被一个财主看中了,他花重金要买了它为自己做棺材。然而刚锯掉一枝柏枝,那锯口便流出鲜红的血来。随着“叭”地一声巨响,树身裂开一条大缝。财主一看,不能做棺材用了,只好收锯回家。“裂柏”由此得名。其五龙柏它是关圣家庙中老百姓最崇敬的古树之一。它雄壮的树干翘向上方,如龙首吻天。当地老百姓常常带上儿子,把一根红绳系在龙柏树干上,并裁下一小截做个绳圈戴在儿子的脖项,此谓“认干爹”。其六,与龙柏相对的柏树是虎柏,因其树干上长了一个硕大的“虎头”树结而得名。它体格魁梧,堪称庙树中的伟男子。老百姓都在它树身上缠几圈红绳,给自己的姑娘“认干爹”。据说,这“虎柏干爹”能保佑他们的女儿呢。
    常平关帝庙内,现有碑刻22通,其中金代1通,明代7通,清代13通,民国1通。有些碑刻记述了流传的关羽故事,是我们研究三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常平关帝庙,南靠中条,北临盐池,庙内泥塑尚存,建筑群体保护较好,交通便利,是理想的游览之地。

阳泉关帝庙 

  道教庙宇。在山西省阳泉市东郊十公里的林里村旁。创建年代不详,宋代宣和四年(1122)重修,明清两代均有修葺。现存正殿仍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殿内原供奉关圣帝君像,今四壁之上留有部分道教壁画,多为清代所作。庙宇背山面水,环境清幽。 

   关帝庙又称关王庙,俗称老爷庙,位于郊区白泉乡林里村南。殿宇由绿树、红墙萦围。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大院落。关王庙建成已有900多年,据有关资料证实,是我国最早的关羽庙建筑。关王庙以关王正殿为主,由献殿、马殿、南北配殿,以及外院的戏台、大门、忠恕牌坊、落箭亭、饮马亭等组成,布局合理,气势雄伟。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襄关王庙 

  位于定襄县北关。创建于金泰和八年(1208),元、明、清复经修葺。庙内关王殿为金代原构,较为珍贵,殿内三国故事壁画为嘉庆八年(1803)所绘,十分精美。庙内金、元、明、清碑刻对关羽封号及其修建经过记述甚详。 

平遥武庙 

   在平遥县城书院街宣化坊北。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道光、同治间曾反复修葺,主要建筑有戏楼、钟鼓楼、献殿、中殿、后殿等,屋顶均为琉璃瓦兽装饰,气势非凡。 

平遥关帝庙 

  在平遥县段村镇七洞村,创建于清,重修于道光九年(1829)。占地2275平方米,坐北向南,主要建筑有戏台、山门、献殿、正殿、碑楼、配房等,庙内塑关羽和关平、周仓像。 

大同关帝庙 

  
大同关帝庙为明代以前神祠建筑,俗称大庙。坐落在大同市内鼓楼东街。清《大同府志》记有明景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修缮碑记。清康熙、乾隆时均有增建和修葺。从建筑手法和特色看,当为元代遗物,是大同唯一的一处元代建筑。 

 关帝庙的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有致,渐次有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主殿(现已部分改建)。原先在正门之上挂有万字边大牌匾一块,上书:“大义参天”。门前树有雄伟壮观的木构牌坊。牌坊前又分别竖立着高耸入云的旗杆一对及两尊威武凶猛的铁狮子。山门对面曾筑有镌刻精美的拱形戏台一座,画栋雕梁,宽阔高大,颇为壮观。今存关帝庙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殿前置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抱厦,为清代所增建。大殿没有台基,由平地立柱砌墙。 

  殿内后端置内柱两根,柱间各置雕刻精细的木质神龛一个,结构均为重檐。檐下斗拱共十一踩,排列密集纯系装饰,为清代结构。关帝庙建筑严谨,浑为一体。大殿翼角翘扬,斗拱施布有独到之处。殿内清代增置的平棋藻井上绘制的龙形图案,多姿多态,别具一格。该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辽宁省

朝阳关帝庙 

   位于朝阳市营州路东段北侧,于清乾隆九年由山西会在朝阳东塔的塔基右侧修建。是朝阳市内唯一保存的礼制性建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庙中主体建筑有戏楼、棂星门、牌楼、神马殿、仪仗殿、关帝殿、药王殿、财神殿、东西配殿等。 

  附属建筑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房、佛殿、耳房等。各殿均为砖木结构。另外还有石狮三对、石旗杆一对、清代石碑七通、石经幢二座、石雕垂花门二座、石雕栏杆二组、琉琉望天狲一对、铜鼎一座、铁狮一对、铜钟一口。戏楼位于庙前100米处,今已毁。棂星门为木质,外附石柱、上横石额,柱顶雕“阿婆罗”。牌楼是四柱三楼式,中间二柱正反两面各刻楷书楹联一付,抱鼓两面浮雕蟋螭忍冬。重檐瓦顶。神马殿为硬山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后出檐廊。仪仗殿进深二间,无后廊,其余结构与马殿同。关帝殿亦为硬山式,坡面图覆青瓦,面阔、进深皆为三间,前出卷棚。大殿两侧分别为财神和药王殿。殿前垂花门两侧石栏杆由望柱和栏板构成。望柱方形,上雕坐兽。栏板正面各浮雕瑞兽一只,配以佛八宝、八吉祥图案,计十八面,东西配殿各为三间,进深二间,硬山式。钟楼今已不存。旗杆存一,1976年唐山地震时残断,现仅存基座。 

海城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海城市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后经来海的山西商人捐资修缮,作为山西会馆。前殿是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有抱厦,有转角、补间双生昂五铺作斗拱,昂嘴雕云纹。青石鼓形柱础,柱和横额之间嵌木雕龙凤去板,施彩绘。后门有小卷棚,有转角、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柱额之间嵌木雕花卉板。后门两旁各开六角菱形小窗一个。正脊砖雕游龙,脊中间插“穿天戟”三根,脊的两端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整个建筑造型宏伟别致。前殿两旁修建东西配房各五间,均为硬山式。后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前有回廊,梁枋之间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绘。山门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中间开门。有转角、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门上悬挂“关帝庙”牌匾。门外有大、小石狮各一对。山门两旁建钟、鼓二楼,均为歇山顶、砖木结构。有柱头和补间三铺作斗拱,施彩绘。东楼悬钟,西楼置鼓。 

五、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柴河镇 

   1945年修建,依山傍水,前面山峦起伏,绿树如荫,后面滚滚长江水(牡丹江),分为正殿,前殿偏殿,正殿内供奉神仙像7尊,中为关羽,牡丹江柴河镇关帝庙坐落于我国最东北边境,靠近俄罗斯,被称为“庙灵”,发扬中华道教文化,众信一起制作了老道庙-关帝庙网站并且每逢初一十五为广大信众免香火费做消灾祈福道场,信众可以在网站留言,也可亲赴牡丹江柴河镇关帝庙。 

虎头关帝庙 

   在虎林市虎头镇正南,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1927年大修。依山而建,面对乌苏里江,分前殿、正殿两部分,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庙宇建筑。正殿为悬山式五架梁廊庑式建筑,内供塑像七尊,中为关羽。虎头关帝庙位于我国最东部边境,据中俄界江乌苏里江边仅百米,被誉为“东方第一庙”。 

龙沙公园关帝庙 

  坐落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内,建于清乾隆四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有正殿,前后殿,东西配殿及山门,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正殿高10米,三铺顶,正脊饰有二龙戏珠,山墙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装饰华丽。店内关羽塑像居中高2米,左有周仓,右有关平,墙上右有描绘关公故事的重彩壁画。1984年修整时,增建两座样式相同,高8.5米的钟楼,长280米的青砖墙镶嵌30多个各式漏窗,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其为市级保护单位。 

六、吉林省

关帝庙 

  位于吉林市西北北山公园内,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主要建筑有正殿、戏台、钟鼓楼、观渡楼等。正殿内奉关羽塑像,两侧关平、周仓配享,悬“灵著豳岐”匾,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 

七、安徽省

大关帝庙 

  位于亳州市区西北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复经修葺。庙内主体建筑为花戏楼,是专供演戏所用的古代建筑,雕刻玲珑剔透,彩绘富丽堂皇,对研究清代戏曲艺术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浙江省

沙湾关帝庙,

又名文昌阁,位于景宁县沙湾村东,离县城29.5公里。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建阁于离欧江31.6米高的峭壁壁崖上。红墙黑瓦,壮观巍峨,有“高阁临江”之称。阁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呈六角形,占地面积85平方米,高8.5米。原景宁县城至沙湾石碣路从中通过,可供行人纳凉休息。后部长方形,占地面积54平方米,基地与前部紧密相连。登楼原眺,令人心旷神怡。 

九、福建省

东山关帝庙 

 东山关帝庙 
位于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铜山古城中岵嵝山下,依山临海,气派魏然,是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庙宇,且具有明古建筑艺术价值。

介绍
  唐总章3年,陈政、陈元光奉旨开发闽南,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香火入 

   
东山关帝庙

闽,作为战士们心灵依托。后来,历代帝王为了颂扬关羽的忠义精神,不断加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宋祥符年间,赵恒皇帝召颁天下崇祀关公。当时,东山设置四铺,驻铺兵,并奉祀关公。明大祖还下令天下郡县,建武庙以崇拜,春秋二祭。 

  明洪武20年(1387)建铜山城时,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护官兵。明正德3年(1508)扩建,至正德7年(1512)落成。在庙大殿石柱镌刻着“大明正德吴子约敬送”字句。 

建筑结构
木结构部分
  庙的木结构部分为明代、部分为清代和近代建筑。庙宇属抬梁式木构架建筑,面 

   
东山关帝庙

阔三问,进深六间。总长40米,宽17米,面积680多平方米。悬山顶,绿瓦。多是石梭柱,柱础鼓状。庙前有一大广场,石雕栏杆,叠隔其间,莲花池介场中,绿水满波映衬古庙。庙前有明清时代雕刻石狮四对.昂首威猛,神气各殊。庙门建筑用六支圆石柱顶托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拱架上捧着一座宫殿式的楼亭,称“太子亭”。亭上有各种闽南地方特色的瓷雕图案,正面是“八仙过海”和“兽图”(麒麟、象、狮、虎、鹿、羊、骡、豺)。背面雕塑唐宋故事情节中的120个人像,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举目环视,气势雄伟,“太子亭”不但建筑艺术高超,且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它经历500年来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台风袭击仍是安然无恙,赢得中外古建筑专家感叹不已。 

瓷雕
  大殿、前殿屋脊都塑有“双龙抢珠”及“凤凰飞舞”的瓷雕。 

   
东山关帝庙

  庙内的金木雕更是巧夺天工,金碧辉煌。主殿下的水磨青色大陛石上,雕刻一条全国罕见的盘龙,腾云吐珠,峥嵘露角,这些金石雕刻,都出于历代名家上乘珍品。主殿中间是关公神像及神龛,两边是四员大将,右边是周仓。庙内有许多明清近代的石、木刻对联、匾额。清咸丰皇帝御笔“万世人极”高悬于上。 

  大殿东侧悬挂一口高1.2米、底长2.15米、重400多斤的清道光年间铸造铜钟,声音宏亮,整座庙宇布局严整有序,气魄非凡。关帝庙的庙门是一座牌楼式的建筑,叫太子亭,左右两边有四根石柱都向中间的柱子倾斜。早在600年前的建筑工程师们就对力学有了全面 的认识和掌握,都知道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左右两边各三根柱子刚好构成两个三角形成一个稳定的受力结构,即使上面还顶托着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拱架上还捧着一座宫殿式楼亭,也是稳如泰山。数百年来,历经无数次的地震,台风的侵袭,都安然无恙,令许多中外的建筑专家赞叹不已。 

一百二十个英雄人物
  太子亭的屋顶上有一百二十个英雄人物如:李世民登基,樊梨花征西,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等,造型生动,千姿百态。这些是最具闽南地方艺术特色的剪瓷雕。其制作方法是根据不同的人物造型,用泥胎制成形,再将彩色瓷片根据人物造型的需要剪碎贴上。这种传统艺术过程繁锁, 

需要有精湛的工艺才行。剪瓷雕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会褪色,可以长时间保持色彩鲜艳;二是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流光溢彩,有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站在大殿门口,对着太子亭正中央的门洞看过去,关帝庙的中轴线正与隔海相望的文峰塔相对,中轴线与塔尖成一条直线,在古代没有任何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建造得如此精确,确实罕见,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关帝庙的大殿有三个门,中门两侧各有一石鼓,石鼓上架着蟠龙镏金木棒,称为“龙档”或“皇档”。顾名思义,龙档就是将人们挡在外面不能从中间门进关帝庙,只有皇帝来了才能从中门进,这也是表示对关帝的敬意。 

青色陛石
  在关帝庙的大殿下有一块水磨青色陛石,上面雕刻着一条罕见的盘龙。龙头在陛石的中间,龙身顺次盘开,腾云吐珠,露角峥嵘,造型独特。关于这块青龙陛石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 

   
东山关帝庙

传说。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人得到了一块上好的陛石,当时东山关帝庙正重修,这人就将陛石献给关帝庙,并请来师徒两人雕这块石头。师傅决心将这块陛石雕成一块独一无二盘龙石雕,可是刚开工之时师傅恰好家中有事赶回家了。这徒弟左等右等不见师傅回来,就大胆地试着运用压缘法的雕刻技法,将盘龙雕刻在这块陛石上,待师傅从家中赶回来时,看到徒弟的杰作大加赞赏:“真是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啊!” 

历史评价
  关帝庙主殿正中悬挂着关帝庙的镇殿之宝清朝咸丰皇帝御笔“万世人极”匾额,意为关帝的品格,是千秋万世为人的准则。这是对关帝最高的评价。牌匾下奉着两尊关帝神像。前面一尊称“镇庙神”,是按《三国演义》中关公的形象雕成。面如重枣,眉似卧蚕,红颜长,气宇轩昂,令人肃然起 

   
东山关帝庙

敬。后面一尊坐在轿子里,是可以搬动的,每逢关帝寿诞期间,轿子里的关帝君就会抬出来,在东山的大街小巷巡游,以示恩泽百姓。在1995年这尊神像还被请到台湾,去台湾巡游长达半年这久呢!在关帝两边塑立着四尊泥塑雕像人分别是关帝生前的四员大将:持大刀的是周仓,捧大印的是关平,以及王甫和赵累,这四员大将生前跟随关公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声名显赫,逝后忠心耿耿的护卫在关公的左右,足见他们的赤诚忠心。在关帝右边的神龛里,供奉的是周仓的座像,上一匾额“在帝之右”这在全国关帝庙宇中是绝无仅有的。 主殿的石柱上悬挂着的这副对联,是明武殿大学士黄道周题写的,上联是“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下联是“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这副对联概括了关公一生的丰功伟绩,也表达了黄道周对关公的仰慕之情。 

历史意义
  这一副对联是东山关帝庙是台湾关帝庙的香缘祖庙的历史明证。1990年7月, 

   
东山关帝庙

台湾宗教咨询委员李炳南教授跨越海峡,亲临东山关帝庙考察,当他们看到黄道周为关帝撰写的长联真迹时。恍然大悟的说:“台湾关帝信仰文化正源于此!东山关帝庙是台湾关帝信仰的发祥地。台湾诸多的关帝庙都悬挂此楹联,但不知出于何时何地何人所撰现在这谜可解开了,找到这个根了”。 

  关帝庙可以说是东山人民心目中的圣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很多东山人会到关帝来拜关帝。不管遇到什么大事小事,更会到关帝庙来求签,求关帝指点迷津。据说当年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之前就曾到此求得吉签,其后果然旗开得胜,把台湾收复到祖国版图。 东山关帝庙是集瓷雕、木雕、石雕为一体的闽南民间艺术博物馆,以其古老的历史和精湛的建筑艺术,成为史学家和建筑学家研究的对象。更以深远的关帝文化传承,在海峡两岸架起一座桥梁,如一道彩虹,横贯海峡上空,祥云流彩,灵光普照。 

历史渊源
  据查证,东山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分灵入台的祖庙,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 

  明永历18年(1663)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撤离铜山归台湾,宁靖王朱术桂特地在王府内建造了从铜陵关帝庙分灵过台湾的关帝庙,庙宇仿效铜陵关帝庙形式建造,神龛上挂着一幅清乾隆54年(1289)府知事杨延理献的仿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为铜陵关帝庙书写的对联,据澎湖红毛城关帝庙管 

   
关帝庙

委会王镜芳先生介绍:红毛城关帝庙早在明朝就从铜陵关帝庙分灵入澎湖,再由澎湖入台,衍播于台湾南部,称“文衡帝君”。 

  清康熙23年(1683)水师提督施琅率师复台后,官兵们把“铜陵关帝庙”香火分布台湾。 

  清嘉庆年间,漳州平和县人林枫从东山关帝庙分香回乡并雕塑关帝神像。后来,林枫的后裔林应狮等人又亲自赴铜陵关帝庙分灵,渡海到台湾噶玛兰(今宜兰)建庙,名为协天庙,成为台湾北部最早庙宇,并传播台湾各地建关帝庙。 台湾关帝庙,不少是东山人去建的。如在康熙52年至54年,铜山人任台湾水师左营游击游崇功在诸罗县东北隅建关帝庙。清代有东山师傅蓝木在台湾澎湖建了一些关帝庙。民国23年(1933).东山县康美村建筑师傅林进金、林进添、林保宗三人应聘到澎湖的马公、赤嵌、小卷及台北,住了3年建了4座和铜陵关帝庙同式样的关帝庙。 

  历史以来,台湾同胞对东山关帝庙十分敬仰,经常前来朝圣捐资。东山关帝庙里《重修武庙碑记》记载了台湾安平、澎湖、鹿港等地四十多位军、政、商、渔筹备界人士捐款的姓名与金额。 

  近几年来,台湾宜兰、高雄、花莲、新竹、台北、台中、台东、桃园、基隆、彭湖等全省各地关帝庙信徒纷纷组团前来铜陵关帝庙朝圣谒祖,并进行关帝文化交流活动,敬献“追源谒祖”匾额和奉去关夫人像到台湾。

荆城关帝庙 

在南靖县城新民路大庙口,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清嘉庆时重修。庙宇面阔三间,正殿有四根雕龙石柱,殿壁为三国故事壁画。庙内尚存明清碑记七通。 

泉州关岳庙 

   道教庙宇。在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俗称关帝庙。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故名。始建于宋代,庙宇占地二亩多,由主庙和左右的三义庙、崇先殿三座并列,各有前殿、大殿三进深,后进新建仿古楼房一幢。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 

安溪县湖上乡铜锣庙 

  铜锣庙 崇奉关帝,是我国民间信仰的传统习俗,宋代由北方传至闽南。湖上乡中部的铜锣庙就是供奉关帝及其两部将关平、周仓的庙宇之一。 

十、上海市

大镜关帝庙

位于南市大镜路。原本是上海城墙西门北称箭台,明朝万历年间建庙以供关帝,后几经重修。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大镜关帝庙位于南市大镜路。原本是上海城墙西门北称箭台,明朝万历年间建庙以供关帝,后几经重修。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镜关帝庙”。上海的城墙是在明嘉靖年间为抗击倭寇入侵而修筑起来的,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乃于 1912 年又拆掉城墙、填城壕、筑马路。原上海城墙西门北城还保存有一段城墙和箭台,在这箭 台上便保存有一座道观——大境关帝庙。 

十一、山东省

泰山关帝庙 

  又称关帝祠、山西会馆,位于泰山岱宗坊北,创建年代无考,明清曾多次整修。庙依山层层叠起,错落有致,红墙青瓦,掩映在绿林丛中。主要建筑有山门、戏台、拜棚、正殿、过厅、东西厢房等。正殿中原祀关羽像,已毁。院中有汉柏一株,树冠覆荫60余平方米,堪称一绝。 

广饶关帝庙 

  位于广饶县城内西北隅,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院内。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因而又称“南宋大殿”。清嘉庆五年(1800)重修,原有三义堂、春秋阁等建筑,已废圮。今存正殿三间,为南宋原构,颇为珍贵。 1965年前,原址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明清建筑,现仅存大殿。该殿绿瓦朱甍,飞檐翘角,歇山顶式,全木结构。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长12.63米,进深10.75米,台基高1.12米,殿高10.39米。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与宋《营造法式·厅堂建筑》所载相同。 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 

崂山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仰口湾西南,在上苑山东南猪头峰下,是一处景色清丽的道院。崂山地区自清初就习惯把关帝庙与土地庙并排而建,至清末遍及山区各村,而主祀关羽的道院,在崂山仅此一处。 

   关帝庙奉全真道华山派。据明嘉靖年间重修碑载,关帝庙本系太平宫之下院(另一下院为东华宫),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太平宫分出,1929年由道士刘太清、贾太成主持重修,始具规模。重修后有大殿3间、道舍26间,为二进式院落。进山门为前院,有中殿3间,穿堂,两旁彩塑关平、周仓立像,高2米多,殿两旁各建倒房4间。后院为四合院,绕过照壁有大殿3间,内祀2米多高的彩塑关羽坐像,四周绘关羽生平壁画,如“桃园结义”,“刀挑红袍”、“华容挡曹”、“单刀赴会”等,画工细腻工整,比例匀称,是崂山壁画之上品。大殿两旁各有配房3间,东西厢房各4间,皆为砖木结构之硬山式建筑,该庙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庙内藏有《道德经》等经书4部、字画4轴,院内植芍药、耐冬、黄杨,皆百年之物。1948年是该庙鼎盛时期,有庙产600亩。“文化大革命”中,该庙之塑像、供器均遭破坏,壁画用泥浆覆盖,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 

   1984年,曾由崂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芙蓉街关帝庙 

  位于济南老城芙蓉街,坐东朝西,始建于清代中期,距今600余年历史,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分南北两进院子,北院是关帝庙的正院。2009年在修缮中,重新挖掘出历史上曾经颇有名气的武库泉、飞霜泉。另外修建碑廊、放生池,整修大殿,新建关帝庙茶座。 

济南共青团路关帝庙 

  位于济南五龙潭公园南门外,坐北朝南,开间不大但小巧精致,2001年重修。这组建筑原是旧时“集云会馆”的组成部分,传说原山东巡抚丁宝桢就是奉密旨在此诛杀太监安德海。在关帝庙的天井中,有济南七十二泉之一的西蜜脂泉。 

十二、河南省

洛阳关林 
洛阳关林因厚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这里也是我国惟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建筑遗存。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之成为世界华人祭拜关羽的重要“圣地”之一。 千百年来,关公被视为忠义化身和道德榜样,受到海内外华人的普遍敬仰,其"忠、义、仁、勇"精神更是蕴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洛阳关林因地位特殊,自古就是人们朝拜关羽的圣地。 洛阳关林的朝圣大典既有历史的久远积淀,又有自己独特的仪式、程序和相关物如音乐等,应当作为重要项目予以保护。从1994年开始,洛阳市已举办了七届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活动。

文化内涵

  关林朝圣大典文化内涵丰厚,历史久远、三教共尊、影响巨大、广入民心。除学术研究价值外,以“忠义仁勇”为核心的精神价值及其各种延伸意义,至今仍不失其道德规范、精神信仰的深厚的文化价值。对关羽的信仰崇拜,是全世界华人的普遍信仰,故此,以关羽崇拜为主旨的朝圣大典对世界华人具有增进认同感,增强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历史渊源

  关林相传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 关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 

  1780余年来,关林因厚葬关羽首级而名闻天下。这里峻宇连甍,古柏森然,淄素入庙,视为严宫,形成了浓厚的关公文化氛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石狮,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极富封建意味的大门镶嵌着81颗金色门钉,体现了关林的崇高地位和关羽的身后荣耀;立于仪门左右重达3000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威扬六合”匾额为慈禧太后御笔,端庄厚重,弥足珍贵;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毫无石刻的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建筑格局

舞楼(又称千秋鉴楼)、大门、仪门、拜殿、大殿、二殿、三殿、奉敕碑亭、关冢,构成了关林巍峨宏大的建筑格局。其主体建筑上的龙首之多,为中原之最。建于康熙年代的奉敕碑亭,结构端庄,八角亭彩饰华繁、木雕精美,全为木榫勾结,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惊人的创造力。 关冢始于汉末,如今绿草如盖,高峻出尘,虽江山已改,而元冢依然。“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古柏千章,葱茏回合,每当大雨急住乍晴之时,云气如烟,似袅袅香篆,悠悠绕冢流走,奇幻之景,令人拍案称奇。千百年来,关羽作为忠义化身、道德榜样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敬仰。他的“忠义仁勇”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由此形成的“关公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已成为沟通海内外华人、亲情的桥梁和纽带。每年9月29日在举办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届时,海外关庙人士和宗亲组织云集关林,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关林成为海内外华人谒拜的圣域,也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周口关帝庙 

   在周口市区内,始建于清顺治、康熙间,乾隆、嘉庆时修整。面积16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大殿、戏楼、春秋阁等,结构严谨,配置恰当,构成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门前竖有铁旗杆,高21.5米,上有盘龙缠绕,异常壮观。 

禹州义勇武安王大殿 

   位于禹州市关西区白沙村,内奉关、张、赵、马、黄五虎将,俗称五虎庙。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明洪武十九年(1386)重修,殿宇三间,进深九间,单檐歇山顶,现保存完好。 

济源关帝庙 

   位于济源市区南6公里轵城中部,创建于金大定二年(1162),明清重修,坐北面南,为四合院式建筑,占地105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和山门,整体结构仍保留金代特色。 

南阳关帝庙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晁陂镇西南关帝庙村,有内有关羽等塑像,其无脊大殿远近闻名,雕饰多而精巧,常年香火不断。 

十三、湖南省

湘潭关圣殿 

   位于湘潭市平正路,建于清初,乾隆年间修葺。现存建筑有大殿、春秋阁等。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于花岗石台基上,高约16米,结构复杂,雕饰繁多,精致大方,雄伟壮观。 

永州武庙 

  又称关圣庙,位于永州市城内东山,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700平方米,砖木结构,歇山重檐式建筑,红墙青瓦,居高临下,甚为雄伟。 

十四、湖北省

当阳关帝庙

群山巍巍擁神宅——當陽關陵

  湖北當陽市,位于江漢平原嚮鄂西大巴山的過渡地帶。這裏,東極江漢沃野,西接巴山蜀水,南望古城荊州,北牽襄陽故道,爲曆代兵家矚目之地。



湖北當陽古麥城,曾演繹過氣壯山河的悲壯故事
(朱正明 攝影)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冬,關羽大意失荊州,退守麥城,在當陽西北被吳兵伏獲遇害。孫權擔心劉備複仇,將關羽首級獻給暸遠在洛陽的曹操。操識破其“嫁禍于人”之計,刻沈香木爲軀,以王侯之禮厚葬羽首于洛陽城南;其正身,孫權以侯禮葬于當陽。這就是民間常說的關公“頭定洛陽,身困當陽”。

  關陵,坐落在當陽城西五裏處。陵廟坐西朝東,面臨沮水,與景山遙遙相望。宋代以前,關羽古墓只是一座林木掩隱的土丘,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襄陽太守王铢對關羽墓培土加封,並“始建祭亭,環以垣牆,樹以松柏”。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玉泉寺主持僧慧珍,派僧人到關羽墓地,修葺山門,看管陵墓。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當陽知縣黃恕上書朝庭,請爲關羽墓地建廟。得憲宗恩准,才大興土木,形成廟院,建築群體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目前占地達98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當陽人發願修複關陵,如今這片紅牆黃瓦更加金碧輝煌。陵園山門仿古漢建築,進山門,迎面爲神道碑亭,亭內豎立一通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大碑,正面镌刻二十四字: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漢前將軍漢壽亭侯墓道

  過碑亭,沿中軸線排列著“漢室忠良”石牌坊、三園門、馬殿、拜殿、大殿、寢殿、陵墓等。兩側尚有華表、鍾樓、鼓樓、碑廊、齋堂、聖像亭、伯子祠、啓聖宮、佛堂、春秋閣等建築。大殿前檐下,懸挂著清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穆宗皇帝在當陽關陵親筆題寫的“威震華夏”金匾,乃關帝廟內珍貴文物。

  中軸線盡頭的關公古墓,高七米,周長六十八米,墓頂古木參天,綠陰蔽日。古墓原有通道可進入墓室,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幼年的我曾隨父親一起循墓道進入墓室,見墓頂如蒼穹覆蓋,頂端垂下兩串鐵鏈,懸吊著巨大的棺室。兩邊配有長明燈等祭器。墓室四周,有四個巨大的水缸,也許是當年用來盛燈油之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封堵暸墓道,現在,人們只能在墓前憑吊進香。古墓前的祭亭亭柱之上,有一幅石刻楹聯:

  群山擁神宅,杯土涵太虛。

  在古墓前祭拜關公,如果妳仔細觀察,會發現關陵的樹木不同尋常:一是無論什麽樹種,均無樹梢,導遊說是因爲關帝爺在關陵無頭的緣故;二是陵墓四周古木均嚮著關公古墓傾斜生長,作“朝拜”狀;三是關陵內外的樹木雖只有一牆之隔,卻全然不同,內郁外秀。遊人知此,均稱“當陽關陵乃神聖之地”。

  關陵的曆代古碑中,有一塊刻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2年)的“四好碑”,亦名“關帝垂訓碑”。相傳,當年關羽鎮守荊州,在政治軍事外交的百忙之中,不忘做父親的責任,經常教兒子關平讀《春秋》,練字習武,告誡關平“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作好人。”如今,許多當陽人領著自己的兒女來到關陵,讓兒女撫摩著“四好碑”,給兒女講述關公“忠義招?SPAN lang=EN-US>”的故事。



湖北當陽古麥城,曾演繹過氣壯山河的悲壯故事
(朱正明 攝影) 


  每年清明時節,當陽關陵都要舉行盛大廟會。是時,長阪坡上下,關陵廟內外人山人海,玩龍燈、耍獅子、踩高翹、擡轎子、唱關公戲、祭拜關公,應有盡有,關帝文化和巴楚文化在這裏碰撞滲透,相互輝映,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文朱正明)

十五、广东省

揭阳关帝庙 

   位于揭阳市区天福路。也称“武庙”,是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29年。关帝庙祀关云长,褒其忠义。庙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正殿为重檐歇山顶。屋脊有花鸟嵌瓷,工艺十分精湛。前厅有八卦形藻井,雕刻有“桃国三结义”等题材的人物画,为广东省同类建筑所罕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中厅两边墙壁上嵌有石碑多处。其中有光绪初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疏奏慈禧及光绪帝为该庙赐盈额的碑文,对研究关帝庙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鹤山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广东省鹤山市共和镇大凹村。原庙已于100多年前圮废,现存为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原址上重建的。1948年修葺过一次。庙由山门、正殿、厢房组成,面积280平方米。营造手法与佛山祖庙相似,正殿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屋脊以陶塑图像装饰,屋煞为光绪年间石湾名工烧制之二龙戏珠。大门框为缕空之花鸟石雕,横架于廊柱与正墙之木枋上,雕塑着各种泥金木雕,内容全为中国古代戏文中的演出场面,现还可辨认的有“薛仁贵征东”、“狄青怒斩王天化”等。正面墙的檐口之下,有精细的砖雕,各处墙壁上还有各种历史题材的壁画15幅,题诗6幅,此外,还有阴文石刻或阳文木刻、刻工精细名家书写的楹联7副。整座庙的建筑风格继承了清代岭南庙宇建筑特色,汇集了建筑、雕塑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1994年被鹤山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湛江赤坎关帝庙 

    原称“雷阳武庙”,因庙中供奉关羽像,俗称关帝庙。遗址位于关庙街,街因庙而得名。该庙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为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歇山顶作马鞍形;庙前有石阶五级,左右各有一石鼓;后殿供关羽像。该庙融汇了唐、宋、明代和潮州建筑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风格。该庙遗址现为湛江市赤坎区第四小学校舍。 

十六、广西壮族自治区

武庙 

   又称关帝庙,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城印山,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清康熙、同治年间重修。坐北朝南,四进院落,砖木石结构建筑,占地面积2130平方米,现存戏台、前殿、正殿、后殿、东西厢房等,布局对称严整,颇为壮观。 

岑溪市关帝庙 

  关帝庙坐落在岑溪市南渡镇黄华河畔,与著名古祠邓公庙毗邻。庙宇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为硬山顶砖木结构,设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及天井等。前殿为黄色琉璃瓦面,脊顶装饰双龙戏珠,堂煌壮观。内外墙壁现存彩绘壁画十余幅,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画工十分精致。庙门额嵌一方石刻横匾,碗口粗的“关帝庙”三个大凸字,遒劲醒目,大门侧倾用磨光条石镌刻一幅寓意深长的楹联:“先武穆而功深汉水,后文宣而圣道配尼山。”庙前地坪雄踞一对精工雕刻的花岗岩石狮,是道光年间广东信士捐资建造的。后殿为拜祭关帝的处所,殿中关公雕像,高约2米,赤面黑须,仪态威严勇武,左右待从为关平、周仓立塑。 左厢仍保存道光年间重修碑记。关帝庙自建庙以来香火鼎盛,香烟长年缭绕不绝,朝拜香客甚众。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期,朝拜许愿游人、香客多达上万人,在当地已形成庙会,热闹非凡。因关帝庙的艺术价值及文物价值极高,而被定为岑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织金县关帝庙 

 位于城关镇城南路南段北侧。始建于清初,原址在州署(今县人民政府驻地)侧,康熙四年(1665)知府刘勇移建于南关外。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坐东向西。由前殿、月台、后殿、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9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50平方米。前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15米,进深六间,通进深11.61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顶。前后带廊,深1.98米。隔扇门窗。月台长13.85米,宽6.92米,高0.65米,正中用正方形石块斜铺,左右铺方形,前、左、右用大理石镶边。台前左右两旁透雕双狮。 

十七、四川省

叙永春秋阁 

   位于叙永县城西盐店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殿楼廊庑,款式玲珑,布局匀称。主要建筑有乐楼、走楼、大厅、正殿、三官殿等,总面积2500余平方米。 

资中武庙 

  又称关帝庙,在资中县城北重龙山下,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同治间两次重修。为坐北向南的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2150平方米,现存朝贡殿、钟鼓楼、正殿、三义祠、武星殿、启圣宫、左右厢房、长廊等建筑,布局严谨,雕刻细致,装饰精美,为一处难得的古建筑群。 

十八、陕西省

孝义关帝庙 

  在韩城新城招商区孝义村,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1988年维修。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现存建筑结构保留元代风格。 

十九、云南省

海东村关帝庙

在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海东村现存一座关帝庙,当地称【关圣宫】,这座庙宇始建于明代,后因地震经历过多次重修,至今保留有乾隆,嘉庆,道光年所重修的功德碑,庙宇分为前殿,天井,后殿,忠义大殿里所奉关羽父子,栩栩如生,当地人自古膜拜不绝。 

二十、西藏自治区

关帝庙 

  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帕玛日山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主供关羽塑像,为汉族风格庙宇。 

二十一、香港特别行政区

荷里活道文武庙 
  香港文武庙位于荷李活道与楼梯街交界,文武庙即鹿港文开书院,就是文昌帝君祠,简称文祠,也是武庙,是鹿港文教的发源地;这种书院、祠、庙并肩而筑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文开书院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纪念明末大儒沈光文(字文开)而命名,后因火灾而重建,但已失去原来的风味;文祠主祀文昌帝君,曾设过鹿港最早的诗社“拔社”;武庙供奉关圣帝君,香火鼎盛。两帝掌管人间文事武功,即现代人所谓的学业及事业,故庙内长年香火不绝,吸引很多善信及内地游客到此参拜及游览。每年考试前夕,会看到很多学生到此庙参拜,以求考试能名列前茅,而很多青年人找到工作后亦到此祈福,望事业能一帆风顺,可见文武二帝在善信心中的影响力。 

  文武庙是典型的古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以保持庙宇的清静。庙内采用对称布局, 中轴两旁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正门入口, 第二部分 是露天庭园及偏厢, 第三部分是大殿。 这里到处弥漫着悠闲的气氛:猫儿四处游晃,有些人抽签问神卜运势,有些人则备妥素果香烛供奉神明。文昌帝君及关圣帝君的金装极尽奢华。此庙还供奉 的神祇,如门边较次要的神祇,还有在两尊主神旁边代表正义的包公,和保护这个城市的城隍爷。庙里每有祭神仪式时,皆会击鼓响锣,热闹非凡。 

文武庙位于大埔区富善街的文武庙,是新界首座保护的建筑物。1984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二十二、台湾省

祀典武庙   位于台南赤嵌楼南侧对街,俗称大关帝庙。始建于明永历年间,现存建筑系清康熙间重修。雍正五年(1727),此庙被列入祀典,故名祀典武庙,是台湾省最大的武庙。主要建筑有前殿、初拜殿、再拜殿、正殿、后殿等,气氛幽深庄严。 

新竹县普天宫新塑的关帝像,连台座有15丈高。台北行天宫、宜兰礁溪协天庙、台中圣寿宫、高雄文衡殿、日月潭文武庙、台湾花莲县圣天宫等,都是台湾关庙之佼佼者。每逢关帝圣诞,各处抬神轿、演社戏、上阵头,热闹非凡,其香火之盛,与日俱增。

二十三、澳门

澳门关帝庙


位于玫瑰圣母堂附近,建于1750年,庙宇规模较小,内供奉关帝,塑像雕刻精巧。



                                 

                                



国外关帝庙

一、新加坡关帝庙  

新加坡通淮关帝庙 
新加坡忠义馆:只有中国的一个小县大小的新加坡,却有30多家大大小小的关帝庙。通淮关帝庙每年要举行多次朝圣大典,并组织信众远赴中国大陆谒祖进香,声誉已传遍海内外。在忠义馆,我们看到馆内外摆满了各地信众为关圣帝君供奉的祭品,色彩绚丽的糕点、水果、三牲,展示著花园之国海纳百川的南国风情。信士们手持一束束香火,排成一个个方阵,在关帝像前虔诚膜拜。忠义馆关帝像的背景,是一条巨大的腾飞的金龙,忠义馆门前的石柱,也都雕刻著五彩飞龙,向人们显示著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 

二、日本横滨关帝庙 

 横滨关帝庙 
是日本颇具影响力的关帝庙,始建于明治六年(1876年),其后连遭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和1945年二战美机大空袭而两次损毁。战后已是第三次重建,不幸又于1986年遭受火灾而全部烧毁,奇怪的是仅剩关公神像完好无恙,侨胞们都认为是关公“显灵”,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团结。于是以此为转机,于1987年7月组成横滨关帝庙建设委员会,广泛动员了当地的华侨、华人,以及华侨社团、企业和金融机关,大力捐输,着手进行再建工作,并得到日本各地华侨的支持。经过三年的团结努力,1990年屹立于中华街的关帝庙建成。新庙为闽南庙宇式样,正殿高16米,面积达288.45平方米,庙宇的汉白玉栏杆、参道、石级、屋脊的琉璃瓦等工程由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承建,正殿及牌楼的木雕、室内装饰则由台湾挥华石材有限公司施工,这也体现了两岸炎黄子孙团结协作的精神。后因关东大地震及战事火灾三度被毁,现在的建筑,落成于1990年8月,这片凝聚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精粹的建筑群,曾吸引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奔向这一工程。1991年10月,关帝庙建筑荣获神奈川建筑竞赛优秀奖。 

日本神户关帝庙 


  神户关帝庙建于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殿堂碑文中,有《关圣帝君圣德略记》,其铭文曰:“圣帝忠贞不二,义薄云天,后世尊为表率,尊称武圣。生时忠义仁勇,殁后为神明:于儒为淑世圣贤,于佛为护法伽蓝,英风播于万方,大义凛乎千古,而使顽夫廉,懦夫立,大有功于名教。后经唐宋元明清各代之尊重,封为财帛星君,甚至于全中国各省各市各县均有圣帝之庙宇,以致于日本各大都市皆备矣。如横滨关帝庙,长崎、大阪、函馆等。” 

三、韩国首尔关帝庙 

   首尔关帝庙 
这座庙名为东关王庙,是纪念蜀汉名将关羽的祠堂,简称东庙。东庙在汉城特别市钟路区崇仁洞238号番地1号,指定韩国宝物(文物保护单位)号码为142号,建筑颇为雄伟壮观,三大建筑坐北朝南,排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和正殿。天津巡抚、蓟辽总督万世德作为明朝使臣携带明神宗朱翊钧的诏书来朝鲜,在传昭书的同时,送四千两建筑基金。朝鲜第14代王宣祖终于许诺在汉城东大门外边建一座关帝庙。东庙始建于1599年,竣工于1601年。后在朝鲜英祖15年(1739年)东庙曾重修过。朝鲜英祖还曾亲自给东庙题过匾额"显灵昭德王庙"。据资料统计,建在韩国的关帝庙共有14处,如汉城的南庙、圣帝庙、关圣庙、北关王庙、西庙等。汉城东庙是韩国最大的关帝庙,其余关庙虽遗迹尚存,但规模和环境多不如东庙。汉城东庙现占地2818坪(约9300平方米),属汉城市所有,于1936年5月23日被政府指定为宝物。 

四、美国

纽约关帝庙

纽约曼哈顿,有一片中国文化味很浓的中国城,宾馆、餐厅、民宅,随处可见关公像。1993年,以冯德鑫先生为主席的美国关帝庙筹委会,拟定了以下建庙宗旨:“弘扬以关帝为表率的、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中华传统文化,净化人心,教化社会。提倡助人为善,广结善缘,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服务侨社新老移民。”

1994年2月,在纽约华埠坚尼街94号的关帝庙,各界华人举行了隆重的“关帝圣像开光盛典”,高五点九英尺的关公,端坐于神龛之中。“义节千秋”金匾高悬神龛之上,两侧垂挂七色彩灯,关羽背临金黄屏风,身着龙袍,好一幅古色古香且具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关帝文化图。这一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纽约各地华人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关帝诞辰的仪式。自此,关帝庙活动不断,香火日趋旺盛。


1997年,摄影家朱正明在美国纽约向关帝庙冯德鑫主席赠送《中国关帝文化寻踪》画册

旧金山关帝庙

旧金山,又称“圣弗朗西斯科”、“三藩市”。也建有富丽堂皇的关帝庙。

五、越南

河内关帝庙

越南首府河内的关圣殿,坐落在还剑湖的湖心岛上。还剑湖水面十二公顷,清澈平静。湖岸四周,是南国婆娑的常青树,最耀眼的要数凤凰树,飘逸舒展的凤凰花,红得流火,如漫天云霞。步入关圣殿,大红大绿的色调,金碧辉煌的装饰,充满中国中原文化的特色。大殿供奉着诸多神像,多得让人难以一个个道出名姓。高约一米的铜铸彩绘关公,位于前排正中,在青烟红烛中显得神采奕奕。关公两侧,有周仓、关平侍卫。




越南首府河内的关圣殿(上图)

胡志明市义润关帝庙(下图)

  
据悉,义润关帝庙的这块土地之前是一个小乡村,地宽人少,人们在这里专设了一个“祭祀神灵”的亭,嗣德五年(嗣德乃越南一阮朝皇帝的称号),即公元1852年,此地曾获皇帝册立为“本境城隍”,地盘逐渐延伸至现今的第五郡第十三坊;1879年,义润亭得到重修,周围的墙砖,都根据中国古代建筑方式的“國“字形来布置,自此,义润亭关帝庙才逐步改进为现今的“义润关帝庙”。

1871年,成立本庙庙会,至今,还留存着六块古石碑,上面刻着建立庙会的“开国功臣”的名字。庙宇经过多次的重修:1906,1911,1940,1952,1962,而最近则在1990,1991,1992年。 庙内主要供奉三尊神,正殿供奉关圣帝君,左右两则供奉本境城隍和天后圣母。

六、柬埔寨

协天大帝庙

每年農曆6月24日為協天大帝圣辰壽誕,柬埔寨潮州會長率領潮州會館各顧問、副會長、理事、各界鄉親善信在協天大帝廟舉行敬拜儀式。

七、印度尼西亚

棉兰市有一座近200年历史,远近闻名的关帝庙


注:2008年清明节,世界关氏宗亲总会会长、印尼关氏宗亲总会副会长、关公后裔关文友一行三人考察了印尼棉兰关帝庙,考察的照片全部由棉兰市著名的摄影家章增麟先生拍摄,他听说要拍关帝庙并发布在关公网站,就义不容辞地免费拍摄。

印尼爪哇岛东部闽厨县关圣庙 
门楼上书印尼文名称KWAN SING BIO,上部设有巨蟹雕塑(关文友提供)

八、东帝汶

首都帝力市的关帝庙


建于1936年,关帝庙是当地华人和原居民供奉关帝的地方,图为2005年7月华人捐赠修缮关帝庙。作者:洪少葵

九、泰国

曼谷湄南河畔的关帝古庙(关志杰摄影)

  
泰国曼谷唐人街关帝古庙大门(关志杰摄影)

十、毛里求斯

关帝庙:朱正明远涉非洲寻访关帝文化


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关帝庙(朱正明摄影)

2007年金秋时节,中国摄影家朱正明随湖北省非洲民间商会考察团访问非洲,在拜访大使、拜访非洲政府高级官员、与企业家考察投资项目之余,他们拜访了毛里求斯关帝庙,与侨领一起探讨了非洲关帝文化的发展。

朱正明一行的首站是毛里求斯。他们首先拜访了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大使高玉琛介绍:“毛里求斯有3万多华人,大部分是客家人,建有好几座关帝庙。大使馆很支持关帝庙的活动,春节还给关帝庙送了大灯笼。离毛里求斯不远的留尼汪也有4座关帝庙,分别在首都圣旦尼和圣皮埃尔。上个月留尼旺举办关帝文化节,很隆重,比毛里求斯的规模大,还成立了中华关帝委员会。”



关帝庙遗址

1、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遗址


位于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村南300米。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111′东径113°28.233′,海拔130米。 

   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8年6月25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普查时发现。2006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2006年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遗址进行发掘。该遗址的时代为商代,面积约69000平方米。该遗址南北宽230米,东西长300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取土,遗址北部已被破坏,破坏深度2米左右。南水北调干渠占5000平方米,遗迹有灰坑、墓葬等,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少量青铜器,陶器代表器物为鬲,圆唇、仰折沿、盘口,绳纹较粗,鬲足内勾。墓葬为圆扁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二层台、腰坑等。帝庙遗址是黄河以南地区首次大面积发现的商代晚期聚落,发掘所见居址区、墓葬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址布局清晰,表明了聚落内部区域之间功能的差异。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聚落的发现及丰富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的大规模发现,在商代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对探讨该时期的聚落结构、社会形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到珠峰下寻找世界最高的关帝庙遗址

2009-11-25 18:05:45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跟贴 3 条 手机看新闻 


    世界最高的关帝庙遗址,位于西藏定日县岗嘎镇岗嘎村岗嘎山顶。 摄影:朱正明


笔者(中)一行在世界最高的关帝庙遗址展示藏族关公唐卡。 摄影:罗布

中新网武汉11月25日电 题:到珠峰下寻找世界最高关帝庙遗址   作者 朱正明 

近日,笔者一行进入西藏,在珠穆朗玛峰脚下找到了世界最高的关帝庙遗址,算是此行的特别收获。

11月15日清晨,拉萨还沉浸在一片朦胧的睡意中。笔者一行登上丰田越野车出发前往定日县,全程500多公里。车上还有:美国纽约关帝庙主席、湖北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冯德鑫、藏族司机罗布,还有一位藏族姑娘,会汉语、藏语、英语,名叫白玛卓玛。

当赶到定日县时,太阳还老高。笔者一行当即决定,去寻找世界最高的关帝庙遗址。从定日县向西70多公里,来到岗嘎镇。在岗嘎镇街头,越野车驶上一座山顶,这里是“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特大屏风。屏风后面的山巅,就是定日关帝庙遗址。

岗嘎镇党委书记达瓦次仁告诉我们,这座山名为“岗嘎山”。在山顶,碎石遍布,但还能清晰地看出关帝庙墙脚的走向。山头悬崖处,是藏民摆放的玛尼堆,还有迎风飞舞的五彩经幡。放眼望去,几十公里外,就是绵延不断的珠穆朗玛群峰。

从山顶下来,笔者一行走访了岗嘎村。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村长旦增、村民旺布、旺杰等,还向我们介绍了珠穆朗玛关帝庙历史。

这已是笔者第8次走进西藏。前几次进藏,实现了修复拉萨关帝庙的愿望。这一次,也终于找到了世界最高的关帝庙遗址。(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3、山东省冠县关帝庙遗址

    位于北馆陶城内老西街与老南北街交汇处,现老机械厂西墙处。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庙中关公塑像等毁于解放初期,古庙于1958年被拆毁。关帝庙占地300余平方米,由前古棚、大殿、后殿三部分组成,属青砖青瓦、起脊飞檐式建筑,虽然建筑面积不大,但呈现古朴高大,庄严恢弘之气势。城内外百姓每逢初一、十五都到庙中焚香膜拜、乞求平安。传说每当有冤情的穷苦百姓上香叩拜关帝请求伸冤、主持公道后,到夜深人静时,庙内就传来铁链“哗啦”作响声,拍案斥责声。关帝显灵为民伸冤的传说不胫而走,引来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上香,香火鼎盛,经年不衰。

4、北京宣武区明代关帝庙遗址


万寿西宫位于宣武区白纸坊东街甲29号,占地面积4.7公顷,是北京市第一座老年公园。万寿西宫原为明代关帝庙遗址,现仍有遗留的庙堂建筑和碑刻,为保持原有古建风格,并体现老年公园特色,公园特开辟了以遗留建筑为主的景区,如“绿竹园”--老年活动中心;“沁芳园”--京韵风俗、观赏花鸟之地;“保健疏林”--老年门球场所等。

5、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美兴镇关帝庙遗址


位于小金县两河乡境内,距县城69公里。该址原是供奉“汉寿亭侯”关羽的关帝庙。1935年6月26——28日,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具有仅次于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两河口会议”。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该址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郑州后仓村关帝庙遗址:

位于西流湖公园西北,后仓村附近,始建于明, 现存明朝所建大殿一间,以及新建牌坊一个。

7、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大燕山口村关帝庙遗址


上述各关帝庙遗址仅仅是九牛一毛,不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关帝庙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规模大小之不同,香火旺盛之迥异,人们膜拜之心情,祝愿天下所有信奉关圣帝君的信众心想事成!!!!!!